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2018-01-09]基于线性算子误差订正改进S2S模式MJO预测技巧
[2022-01-06]研究了亚洲及中国区域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长期变化 量化了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
[2021-11-15]夏季亚洲风区-青藏高原热源年代际变化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07-16]揭示了东亚强寒潮事件前期双阻塞高压(低位涡)协同发展和高位涡冷空气特征这一早期信号
[2021-05-20]模式对春夏过渡季(4-5-6月)南海及周边地区次季节降水的表征和预报能力研究
[2021-04-26]更多>>>> |
2021年开放实验室单位标注论文编目索引
2020年开放实验室单位标注论文编目索引
2019年开放实验室单位标注论文编目索引
2018年开放实验室单位标注论文编目索引
2017年开放实验室单位标注论文编目索引
更多>>>> |
李清泉等《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论著(科学出版社,2019)
张华研究团队《BCC_RAD大气辐射传输模式》论著简介(气象出版社,2016)
封国林等《中国汛期降水动力统计预测研究》论著(科学出版社,2014)
管兆勇、任国玉主编《中国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研究》(气象出版社,2013)
丁一汇、王绍武等主编《现代气候变化》论著(科学出版社,2013)
更多>>>> |
行业标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事件判别》(QX/T541-2020)
[2020-11-30]行业标准《气候预测检验 厄尔尼诺/拉尼娜》(QX/T 507-2019)
[2019-09-30]行业标准《中国雨季监测指标 西南雨季》(QX/T 396-2017)
[2017-10-30]国家标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GB/T 33666-2017)
[2017-05-30]行业标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标准》(QX/T 370-2017)
[2017-03-15]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统计降尺度技术的短期气候预测技术方法
[2021-12-23]气候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简称:中试平台)V1.0
[2022-01-10]海冰监测和预测应用业务系统(简称:海冰监测和预测系统)V1.0
[2021-10-18]热带气旋月季动力预测系统(简称:TCMSDP)V1.0
组合统计降尺度季节平均降水业务预测系统(简称:降尺度预测系统)V1.0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监测预测系统(简称: MJO监测预测系统)V2.1
更多>>>> |
版权所有 ©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