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1. 丁一汇获世界气候委员会(WMO-CCL)14次届会“杰出贡献奖”
2. 李维京主持的“四大气象科学试验综合分析研究暨东亚季风科学试验预研究”项目获中国科技部结题验收会资环组验收专家评为“优秀”
3. 张华等“用相关K分布方法处理重叠吸收带的优化方法及其在辐射计算中的应用”论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4. 丁一汇(副主编)《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18册)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5. 董文杰当选WMO第十四届气候学委员会(CCl)气候应用和服务组(OPAG4)主席,并成为管理组成员
6. 董文杰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井勇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7. 丁一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 张祖强当选WMO第十四届气候学委员会(CCl)气候变率和变化监测与分析组(OPAG2)气候监测专家组组长
9. 丁一汇、董文杰、李维京被聘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10. 罗勇获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资格
11. 罗勇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资格
12. 封国林获中国气象学科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资格
13. 张华获研究员资格
14. 张华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15. 吴统文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16. 张德二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7. 张德二获九三学社颁发的全国优秀社员证书
18. 罗勇继续兼任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主任
19. 瑞典哥本哈根大学陈德亮教授继续聘任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科学(海外)主任
2006年
1. 张德二等“中国历史气候基础资料系统的研制”项目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开发一等奖
2. 李维京、王兰宁、史学丽、张祖强、刘益民等“短期气候预测综合动力模式预测业务系统”业务化应用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
3. 孙颖“未来气候的降水特征研究”论文获第二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全球变化会议最佳展板奖
4. 任宏利“动力相似预报中的相似误差订正法及其初步应用”论文获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奖
5. 任国玉获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度先进工作者资格
6. 任国玉获中国气象学科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资格
7. 任国玉获中国气象局高级访问学者指导教师称号
8. 任国玉获辽宁省高级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教师资格
2007年
1. 国家气候中心(第二完成单位)“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气象和水文预报项目(HUBEX)”获教育部2006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1)
2. 赵柏林(第1完成人),丁一汇(第2完成人),张雁(第10完成人)等“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气象和水文预报项目(HUBEX)”获教育部2006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1)
3. 任宏利“中国夏季大尺度低频雨型及其转换模”论文(科学通报)获第六届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笃风正”全国青年大气科学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07.1)
4. 任宏利“动力季节预报中的相似误差订正方法研究”论文获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奖(2007.11)
5. 张华获中国气象学科研究院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2008年
1. 秦大河、丁一汇《21世纪的气候》获2007年度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奖(2008)
2. 罗勇荣获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全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
3. 孙颖荣获200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颁发的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研究奖(2008)
4.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获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贡献为近20年来IPCC先后四次发布评估报告。中国气象局获本届诺贝尔奖主要作者(Lead Author):翟盘茂、罗勇、丁一汇、张德二、赵宗慈、高学杰、张小曳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任贾文等,2008
2009年
1. 任宏利荣获中国气象学会 2008-2009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 二等奖
2010年
1. 罗勇、吕学都、胡国权获国家气候中心”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谈判会议”突出贡献荣誉表彰(根据发改委有关文件经局机关批准颁发)
2. 吴统文获中国气象学科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资格
版权所有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National Climat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