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东亚气候变异动力学”)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0-90天气候变异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卫星资料在气候监测和预测中应用”研讨会。来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部分省级气候中心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气象卫星专家和气候专家及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联合实验室主任和项目首席科学家杨修群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科技处姜田副处长(主持工作)和大气科学学院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姜田副处长和大气科学学院丁爱军院长分别代表学校和学院向各位专家莅临会议和长期以来对我校大气科学学科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气候预测联合实验室近年来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防灾减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本次会议采取特邀专家主题报告和专家研讨的方式进行,针对如何有效和充分利用我国气象卫星资料开展重大气候灾害的监测和预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中国工程院许健民院士等六位特邀专家分别围绕“卫星云图上看到的2020年长江流域洪涝”、“风云气象卫星产品及其在气候中的应用”、“静止卫星光谱与极轨卫星微波雷达结合探测降水系统变化”、“基于包括卫星观测数据耦合同化的高分辨区域耦合模式预测系统”、“BCC-CPS气候预测模式系统对卫星数据的需求”和“SMART旱涝预测系统与卫星观测数据应用”等主要科学技术问题作了会议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主要产品、在气候研究和业务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我国气候预测对卫星资料的迫切需求。通过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已经开展了长期的天基观测,具有重要的技术优势,卫星观测资料积累时间长,产品丰富;但目前我国气候研究对国外卫星资料的依赖性大,我国气象卫星资料在气候监测和预测中的应用还明显不足;我国气象卫星资料的充分利用将会显著提高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的监测和预测能力,为国家气象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据悉,2020年汛期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破纪录的特大洪涝事件,在此次特大洪涝事件的监测、预测和成因分析中,卫星资料的充分应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是面向国家气象行业、以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为目标、发展我国气候预测关键技术的局校合作科研平台,近年来利用卫星资料在包括今年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等重大气候灾害事件的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杨修群教授团队研发的SMART旱涝预测系统和产品在国家气候业务单位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旱涝预测意见形成提供了关键性依据。
版权所有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National Climat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