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9日下午,美国夏威夷大学Malte Stuecker博士应邀访问了开放实验室,并在《气候变化科学前沿论坛》作题为“New perspectives on El Nino dynamics and Indo-Pacific climate variability”学术报告。开放室任宏利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Malte Stuecker博士介绍了ENSO与年循环变率非线性耦合而在大气中产生的一个新衍生模态C-mode,详细阐述了该模态的时空特征以及产生的物理机制。并讨论了该模态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发展维持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C-mode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和全球变暖背景下C-mode的可能演变。Malte Stuecker博士等人将音律学中的合成音(combination tone)概念引入气候研究领域,为气候变率非线性耦合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于ENSO组合模态有着更快的频率,因此能非常好地描述西太副高由负转正的迅速变化,对我国的气候预测有着一定的意义。
与会人员对Malte Stuecker博士的报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就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方法,ENSO变率,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维持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金飞飞教授,以及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业务人员及研究生近30人参加了报告会。(万江华 陆波 文)
版权所有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National Climat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