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上午,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首席研究员任国玉在《气候变化科学前沿论坛》作题为“关于我国极端降水变化的几个问题”学术报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评估室、气候变化适应室、气候变化服务室、气候预测室、系统发展与运控室等单位的科研业务人员及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全体人员聆听了报告。
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归因和预估是气候变化或全球变化科学的基础工作,对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基础性意义。多年来任国玉研究员长期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和服务工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参与了历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和第二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等重要科技咨询活动。
报告会上,任首席阐述了极端降水变化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介绍了关于中国大陆地区几种主要极端降水事件趋势变化特征的最新研究结果,讨论了多套长序列降水资料揭示的我国不同地区降水和极端降水事件年代到多年代尺度自然变异规律,探讨了最近几十年全国水汽含量变化的事实和原因,介绍了针对降水观测记录系统偏差及其对趋势估计影响的分析成果,最后总结阐述了多尺度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异对中国大陆极端降水变化的可能影响。
与会人员就城市化气候效应、大气水汽含量变化、气候模式模拟降水能力等问题同任国玉研究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开放室副主任任宏利研究员主持了本次论坛。
版权所有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National Climat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