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试验
在外场观测时期进行了两次加强观测(IOPs),即5月5-25日与6月5-25日。第一个IOP重点观测南海季风的爆发、突然的季节转换及其对华南和东南亚地区降水的影响。第二个IOP重点监测东亚季风活跃和向北推进时期南海的大气与海洋条件及其对长江流域,朝鲜半岛和日本降水的影响。通过这次试验获得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及东亚季风北推时期的大量信息与资料,它们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01年4月以后,SCSMEX建立了完整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资料库,包括各种气象观测、特别观测、海洋观测、卫星雷达,有限区四维同化资料,TBB与降水资料等。这些资料已被中国、日本、美国和其它国家广泛用于四维资料同化系统、数值预报试验以及季风研究中[16][17]。
观测要素
|
观测系统
|
观测现象(过程)
|
高空气象要素(包括位势高度、温、压、湿、风等)
|
无线电探空系统,ISS,卫星遥感,船舶,岛屿,无人飞机
|
热带旋转、辐射、风场、对流层中层气旋、水分和能量循环
|
降水
|
卫星遥感,雨量站,雷达,浮标
|
降水分布型,不均匀加热
|
地面气象要素
|
地面站,浮标或锚定浮标,船舶,岛屿
|
El Nino,季节内振荡,季风低压
|
云和对流
|
雷达,卫星,ISS和船舶组成的观测阵
|
对流加热,水分和能量循环
|
海表风/风应力
|
沿海和岛屿常规测站,特殊站,锚定浮标,卫星遥感
|
季节变率,海气相互作用,低频震荡的风场异常
|
辐射(长波、短波)
|
地面站,卫星遥感
|
海表热平衡,海气相互作用
|
海表通量(动量、感热、潜热)
|
铁塔,岛屿站,船舶
|
海气相互作用,El Nino
|
海表气温(10m高度)
|
浮标列阵,卫星遥感,岛屿站,船舶
|
海表气温分布型,海气相互作用,El Nino
|
观测要素
|
观测仪器
|
观测现象(过程)
|
海平面高度
|
潮汐站,锚定的温度传感器,船载观测,锚定浮标列阵
|
斜温层的变化,海表地形表层洋流,风应力响应,斜压过程
|
次表层海温
|
浮标列阵,卫星遥感,XBTs
|
SST分布型,海洋内部冷热源变化
|
海洋盐度
|
考察船(海表抽样),XBTs,CTD
|
海水密度变化,分层和涌升
|
海表和次海表海流速度
|
浮标,ADCP, 锚定测流器
|
海表和次海表海流运动
|
海表温度
|
船舶观测,浮标,卫星遥感,CTD
|
海洋环流的异常事件,海表和次海表海流
|
国家或地区
|
地面
|
雷达
|
探空
|
||||||||
共
|
24次
|
8次
|
7次
|
4次
|
|
原来
|
加密
|
||||
共
|
24次
|
共
|
24次
|
共
|
24次
|
|
|
|
|||
中国
|
92
|
23
|
30
|
8
|
38
|
1
|
1
|
1
|
5
|
25
|
22
|
台湾
|
14
|
|
14
|
7
|
|
|
|
|
6
|
7
|
6
|
香港
|
1
|
1
|
|
|
|
|
|
|
1
|
1
|
1
|
澳门
|
1
|
|
1
|
1
|
|
|
|
|
|
1
|
1
|
马来西亚
|
19
|
18
|
|
|
|
|
|
|
5
|
8
|
1
|
新加坡
|
1
|
1
|
|
|
|
|
|
|
1
|
1
|
1
|
文莱
|
1
|
1
|
|
|
|
|
|
|
1
|
1
|
1
|
印度尼西亚
|
24
|
22
|
|
|
|
|
|
|
|
9
|
|
菲律宾
|
28
|
2
|
27
|
5
|
|
|
|
|
4
|
4
|
1
|
泰国
|
30
|
3
|
26
|
|
|
|
|
|
9
|
4
|
1
|
越南
|
24
|
|
22
|
7
|
|
|
|
|
|
3
|
|
合计
|
235
|
71
|
119
|
28
|
38
|
1
|
3
|
1
|
32
|
64
|
35
|
国家和地区
|
主要贡献
|
中国大陆
|
四条海洋船,地面和探空升级,雷达、PBL观测和海气界面与边界层观测,作业运行中心,资料管理和项目办公室
|
美国
|
GPS探空,TOGA 多普勒雷达,TRMMT卫星,NOAA-K, 辐射观测,AXBT, 浮标
|
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文莱
|
探空升级,常规和雷达观测,IOP资料提供和当地后勤支持
|
日本
|
TRMM 和GMS 卫星
|
韩国
|
与KOMEX交换资料
|
澳大利亚
|
TRMM 项目中的多普勒雷达
|
中国台湾
|
南沙高空站升级,无人飞机探测系统,一个ISS,装有CTD 和ADCP的两条船,3个ATLAS 锚定浮标阵,地面探空升级和PBL观测,雷达观测
|
中国香港
|
风廓线仪,预报指导、高空和地面升级观测
|
中国澳门
|
预报指导,高空和地面升级观测
|
版权所有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National Climat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