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地区低层大气和降水研究(LAPS,2001-2006)
淮河地区低层大气和降水研究(LAPS)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合作开展的野外观测试验和研究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1996-2003)的基础上开展的观测试验。项目负责人为李维京研究员(LCS,CMA)
LAPS项目于2001年10月启动,得到了中国科技部和日本科技文部省的支持。2003年1月,中国气象局与和名古屋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同年该项目被中国科技部列为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3-2005),日本科技文部省把该项目列入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张祖强博士,2003-2006)。
LAPS旨在通过在我国典型的南北干湿气候过渡带(淮河地区)开展加密和特殊的观测项目,获取该地区陆面异常状况和大气边界层内各要素高分辨率资料,并利用观测资料从陆气相互作用的角度,着重研究淮河流域冬春季陆面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和进退,进而分析影响我国汛期降水异常的物理机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淮河流域冬春季降水异常和下垫面特征变异影响汛期降水的物理概念模型,同时作为一个关键的因子运用到汛期预测业务中去,提高降水的预测能力。此外,通过对不同类型植被的改变及其对降水分布和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因此开展该项目,对我国旱涝形成的物理成因和提高我国梅雨锋强降水预报准确率、合理调配水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日本名古屋大学提供的风廓线仪、多普勒声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观测仪器已于2003年7月开展观测,计划2006年结束。该项目于2004-2006 年初,开展了阜阳探空加密观测和加强合肥多普勒雷达资料的收集工作。加密观测期间,增加了观测场外下垫面(稻田)人工流动观测。包括:地面长波辐射、土壤湿度、地温、土壤含水量、土壤蒸腾、CO2、农作物生长、云状等。
目前观测和研究进展顺利。该项目得到了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科技发展司、预测减灾司、局保密办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安徽省气象局的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