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为汛期气候趋势准确“把脉” 动力统计相结合季节气候客观预测系统助力汛期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报 实习记者 张格苗报道] 8月中旬,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刚刚结束持续一个半月之久的高温干旱天气,东北地区又迎来持续性降水,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告急。在东北吃紧的同时,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降水也较常年偏多。“雨带北移”成为今夏气候专家和普通民众人们议论热点之一。事实上,早在2012年,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季节气候客观预测系统(FODAS)就已指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汛期主雨带北移。
2009年,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创新研究团队针对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研究历史资料信息与模式预报之间的误差,形成一系列关键的预测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由此建立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季节气候客观预测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
2012年成功预测我国雨带北移仅仅是该系统为汛期气候准确‘把脉’的成果之一。该系统自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已连续五年准确预测汛期我国的主雨带特征。
2009年,该系统成功预测我国夏季汛期降水总体偏少;2010年成功预测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偏多;2011年成功预测我国东部降水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2013年,该系统预测,我国东部夏季汛期北方多雨、中间少雨、华南多雨,并指出,在北方主雨带影响下,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整体偏多。
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季节气候客观预测系统预测结果一年比一年好,成果一年比一年丰厚,主要在于研究团队不断进取。长期从事数值预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丑纪范曾在2011年11月召开的系统试点推广会上,对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表示期待。他说,虽然该系统在夏季降水预报上已经取得成绩,但动力模式本身存在的局限性需要通过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弥补,因此,汛期气候预测要继承客观统计方法,也要结合主观经验。同时,还要加强系统对极端异常事件的预测能力建设。
2012年3月,在研究团队的努力下,该系统除提供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汛期降水预测结果外,还将气候预测与气候全球变化的背景联系起来,提出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东部夏季三类预测概念模型的重建。
2013年,研究团队尝试从气候学角度研究暴雨与台风事件的“气候效应”,该系统业务由此增加暴雨与台风的降水落区分布预测功能,开拓了在短期气候预测中预报极端事件的试验。
根据预报准确率的标准,如果预报和实况完全相符,那么,预报评分PS就会得到100分。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季节气候客观预测系统PS评分连续5年超过70分。
鉴于其预报水平始终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由国家气候中心牵头,于2011年至2013年联合各区域气候中心和天津、黑龙江、江苏等省(直辖市)气候中心,对该系统的业务进行试点应用和推广。
目前,试点省份已经完成该系统的本地化和回报试验,相关省份季节降水客观化预测水平都有所提高。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李维京表示,下一步要加强预测效果的稳定研究和多种预测结果的择优集成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第二代版本。
国家气候中心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四大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而动力统计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是保证气候预测准确,进而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试点工作的展开,省级气候业务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国家气候中心 文 责任编辑:栾菲)
版权所有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Copyright © 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 National Climat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