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9-31日,气候变化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ICCC)在中国香港隆重召开。来自全球400余位气候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水电能源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官员、商业代表及新闻媒体等济济一堂。
开幕式的安排很有创意,香港沙田中学合唱团的70位中学生为大会献上了“Song of ICCC 2007—Act Now”主题歌曲,大会组委会主席和赞助商界代表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要研讨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影响,共商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会议分为大会报告(8个特邀报告)和主题分会报告(6个分会场,68位代表报告)。主要交流:1)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2)气候变化未来预估;3)气候变化与经济;4)气候变化与生态、水资源、环境、能源、建筑、人体健康等;5)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气体能源等,以及尚待开发的清洁能源);6)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排、治理污染等)。
会议还围绕1)面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政府应出台怎样的应对政策;2)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各行业、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如何促进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专家们应积极行动起来;4)如何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减排与节能意识,以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造福于后代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IPCC各工作组组长介绍了IPCC评估报告,并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
中方代表主要来自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及有关高校、地方科研院所等部门。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了题为“Land Use in China and Climate Change”的报告;IPCC第一工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作了题为“Assessment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in China” 特邀报告,他们的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和反响。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了闭幕式并致辞,他对大会所取得的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